一、培養目標
依托文學院(1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特色專業、1個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門國家精品課程、12個博士點及博士招生專業等)強大的學科優勢與優質的教學資源,培養面向21世紀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語言文學教學和科學研究人才,并具有較為廣博的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知識與突出的創新實踐能力。本專業主要為各類學校、科研機構、事業及文化傳播、宣傳等單位輸送高層次中文學科教學、科研的應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課程結構
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語言學概論、文學概論、文學作品導讀、文學創作論、小說創作論、西方哲學概論、美學、科研論文閱讀與寫作、學術動態系列講座、現當代、語言與文學研究系列選修課程、中外融通系列選修課程、應用實踐系列選修課程等。
三、專業特點
中國語言文學基地是全國首批國家文科基地,中文基地人才培養實驗區是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本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復合型創新人才和研究應用型人才,注重文理、社科等通識教育,通過多樣化的課程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科研、創作、口頭表達、社交等能力的訓練,把人才培養“發展性”的特質落實到培養目標上。注重營建優質研究生的苗圃,培養具有創新開拓精神的應用人才。本專業畢業生能適應中文學科多層次崗位的需求。
四、師資隊伍
本專業配備了高學歷、高職稱、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文學院現有專任教師92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6人,高職稱教師比例達到78%;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7人,占62%。文學院最大化地利用現有高職稱和高學歷師資隊伍的教學資源投入中文基地專業的教學。
五、就業趨勢
本專業40%左右的畢業生免試保送攻讀研究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在60%以上,其余畢業生自主擇業,就業率達到100%。可從事高等和中等學校中文專業課程的教學和研究(須具有教師崗位的資格證書)、編輯出版、新聞媒體、文秘及與中文相關的其他工作。根據社會對中文人才需求的預測,預計在未來5-10年內,對中文人才仍然有大量的需求。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考研信息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