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公最新版2014甘肅選拔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考試專用教材:教育專業知..
- 所屬分類:
選調生考試
- 作者:
李永新
- 出版社:
人民日報出版社
- ISBN:9787511517128
- 出版日期:2013-4-1
-
原價:
¥26.40元
現價:¥24.00元
圖書簡介
《中公版2014甘肅省選拔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考試專用教材教育專業知識:音體美類(最新版)》結合教育專業知識(音體美類)的教學特點,架構起音樂、體育、美術有機結合的龐大知識結構,是一本專門針對甘肅省選拔萬名普通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考試教育專業知識(音體美類)的專用復習教材。本教材條理清晰,結構嚴謹,從最基本、最重要的考點出發,深入淺出地向考生講解每個知識點,使考生對知識點有足夠透徹的印象和理解。真正使考生一書在手,知識盡有。
目錄
第一篇 音樂
第一章 樂理基礎知識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一、音和音的屬性
二、音的高低
(一)音列與音級
。ǘ┮舻姆纸M
。ㄈ┳円襞c等音
(四)譜號
(五)譜表
三、音的長短
(一)音符
。ǘ┬葜狗
。ㄈ┮舴麜r值的特殊劃分
(四)附點
四、節奏與節拍
(一)相關概念
。ǘ┡淖拥念愋
(三)切分音
(四)音值組合法
。ㄎ澹┕澟牡膹娙跻幝
。┤跗鹦」
五、音程
。ㄒ唬┮舫痰亩葦岛托再|
。ǘ┬梢舫膛c和聲音程
。ㄈ﹩我舫膛c復音程
(四)協和音程與不協和音程
(五)等音程
(六)音程的轉位
(七)不穩定音程的解決
六、和弦
。ㄒ唬┤拖
。ǘ┢吆拖
。ㄈ┰缓拖遗c轉位和弦
。ㄋ模┑群拖
(五)和弦的標記
(六)調式中的和弦
七、調式
。ㄒ唬┐蟆⑿≌{式
(二)民族調式
。ㄈ┲泄耪{式
八、調的關系
。ㄒ唬┱{式變音
。ǘ┱{的交替與轉換
九、裝飾音
(一)倚音
。ǘ┗
。ㄈ┎ㄒ
。ㄋ模╊澮
(五)回音
十、音樂術語
。ㄒ唬┤俣
。ǘ┡R時轉換速度
。ㄈ┝Χ扔浱柤靶g語
。ㄋ模⿲嵱眯g語
。ㄎ澹┍砬樾g語1
。┍砬樾g語2
(七)表情術語3
第二章 中國音樂史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一、古代音樂
。ㄒ唬┻h古、夏商時期
。ǘ┪髦堋⒋呵、戰國時期
(三) 秦、漢時期
。ㄋ模┤龂、兩晉、南北朝時期
(五)隋、唐、五代時期
(六)宋、元時期
(七)明、清時期
二、近現代音樂(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
(一)傳統音樂的新發展
。ǘ⿲W堂樂歌
三、近現代音樂(20世紀20年代)
。ㄒ唬┮魳防碚
(二)蕭友梅、趙元任、黎錦暉的音樂創作
(三)劉天華及其代表作品
四、近現代音樂(20世紀30年代)
。ㄒ唬┮魳方逃陌l展
。ǘS自及其代表作品
。ㄈ┞櫠捌浯碜髌
。ㄋ模┵呛<捌浯碜髌
。ㄎ澹┵R綠汀、馬思聰的音樂創作
。┢渌杏绊懙囊魳芳壹捌鋭撟
五、近現代音樂(20世紀40年代)
。ㄒ唬﹪y區的音樂創作
。ǘ┙夥艆^的音樂創作
(三)秧歌劇及歌劇的發展
六、當代音樂(1949-1965年)
。ㄒ唬┟耖g音樂的發展
。ǘ┞晿穭撟
。ㄈ┢鳂穭撟
(四)歌劇、歌舞劇、舞劇創作
七、當代音樂(1966-1976年)
(一)語錄歌與樣板戲
(二)戰地新歌
。ㄈ┢鳂穭撟
八、當代音樂(1976-2000年)
(一)聲樂創作
(二)通俗音樂
。ㄈ┢鳂穭撟
。ㄋ模┬鲁币魳
。ㄎ澹└鑴、音樂劇、舞劇創作
第三章 西方音樂史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一、古代與中世紀音樂
(一)古代音樂
。ǘ┲惺兰o音樂
二、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
。ㄒ唬"文藝復興"一詞的含義及時間劃分
。ǘ┪乃噺团d時期復調音樂的發展
。ㄈ┮獯罄粮璧陌l展
三、巴洛克音樂
(一)蒙特威爾第及藝術成就
(二)A?斯卡拉蒂與他對歌劇的貢獻
。ㄈ┌秃占捌渥髌
。ㄋ模┖嗟聽柤捌湟魳返奶卣
四、古典主義音樂
。ㄒ唬┖nD及其作品
。ǘ┠丶捌渥髌
。ㄈ┴惗喾壹捌渥髌
五、浪漫主義音樂
。ㄒ唬├寺髁x時間界定及音樂特點
。ǘ┦娌丶捌渥髌
(三)門德爾松及其作品
。ㄋ模┦媛捌渥髌
。ㄎ澹┬ぐ罴捌渥髌
。├钏固丶捌渥髌
。ㄆ撸┌剡|茲及其作品
。ò耍┎匪辜捌渥髌
(九)約翰施特勞斯父子及其作品
。ㄊ┓▏鑴
。ㄊ唬┮獯罄鑴
(十二)德國歌劇
六、民族樂派
。ㄒ唬┒砹_斯
(二)捷克
。ㄈ┡餐头姨m
七、印象主義音樂
。ㄒ唬┑卤胛
。ǘ├
八、現代音樂
。ㄒ唬┍憩F主義音樂
(二)新古典主義音樂
。ㄈ┟褡逯髁x音樂
(四)微分音音樂和噪音音樂
。ㄎ澹┬蛄幸魳泛团既灰魳
。╇娮右魳
(七)先鋒音樂
。ò耍┚羰恳魳
第四章 音樂教育學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第一節 音樂教育學概論
一、音樂教育學概述
。ㄒ唬┒x
。ǘ┭芯繉ο
。ㄈ┭芯糠秶
。ㄋ模┭芯糠椒
二、音樂教育學簡史
(一)形成
(二)發展
第二節 音樂與相關學科
一、音樂美學基礎
(一)音樂美的范疇
(二)音樂美的本質
。ㄈ┮魳访赖奶卣
二、音樂心理學
。ㄒ唬┮魳沸睦韺W概述
(二)近代音樂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和成果
第三節 新課標下的音樂教學
一、新課標下的音樂課程
二、新課標下的音樂課堂教學
。ㄒ唬┨找鼻椴
(二)知識轉化
(三)愉悅氣氛
。ㄋ模﹨f調整合
(五)文化拓展
第四節 音樂教學方法
一、音樂教學方法簡述
。ㄒ唬w驗性音樂教學法
。ǘ┍容^音樂教學法
。ㄈ┨骄啃砸魳方虒W法
(四)合作性音樂教學法
二、國外音樂教學法
。ㄒ唬┻_爾克羅茲教學法
。ǘ⿰W爾夫教學法
(三)柯達伊教學法
。ㄋ模┟绹C合音樂教學法
第二篇 體育
第一章 青少年身心發展理論與體育教育學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第一節 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規律
一、青少年身體發展的基本特征和規律
(一)身體形態、骨骼和肌肉的發展特點和規律
(二)青少年身體機能發展的基本特征和規律
二、青少年心理發展的基本特征和規律
。ㄒ唬┣嗌倌晷睦戆l展特征
。ǘ┣嗌倌晷睦戆l展規律
第二節 體育教學
一、體育教學特點及目標
二、體育教學過程
(一)體育教學過程的概念
(二)體育教學過程的基本因素
。ㄈw育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
三、體育教學原則
四、體育教學方法
。ㄒ唬﹤魇隗w育知識、技能的方法
。ǘ┌l展體能的方法
。ㄈ┧枷肫返陆逃c發展個性的方法
(四)學生自學自練的方法
第二章 體育課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第一節 體育課的類型和結構
一、體育課的類型
。ㄒ唬├碚撜n
。ǘ┻\動技能教學課
。ㄈ╁憻捳n
(四)考核課
二、體育課的結構
。ㄒ唬┖x及確立依據
。ǘ┙Y構形式
第二節 體育課的組織
一、體育課堂常規
二、體育課的編班分組和教學組織形式
第三節 體育課的密度
一、體育課密度的概念和意義
(一)體育課密度相關概念
。ǘ┭芯矿w育課密度的意義
二、體育課密度的安排與調節
三、體育課密度的測定與計算
四、體育課密度的分析
第四節 體育課的生理負荷和心理負荷
一、運動負荷的認識與實踐
(一)運動負荷的含義
(二)運動負荷的理解和認識
二、安排和調節體育課運動負荷的策略
三、合理安排體育課運動負荷的基本要求和做法
(一)合理安排體育運動負荷的基本要求
。ǘ┖侠戆才朋w育課運動負荷的基本做法
四、調控體育課運動負荷的方法
五、體育課的心理負荷
第五節 體育課的準備、分析與評價
一、體育課的準備
(一)備課的意義與形式
。ǘ﹤湔n的內容和要求
二、體育課的分析和評價
第三章 體育教師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第一節 體育教師的作用及工作特點和職責
一、體育教師的作用
二、體育教師工作的特點
三、體育教師的職責
第二節 體育教師的職業素質
一、高尚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二、全面的業務工作能力
三、合理的知識結構
。ㄒ唬┗A知識
。ǘ⿲I知識
四、強健的體魄,充沛的精力
第三節 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
一、體育教師進修提高的必要性
二、體育教師進修提高的主要途徑
第四章 田徑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第一節 田徑的起源與發展
一、田徑的概念
二、田徑的起源
三、田徑運動在我國的發展概況
第二節 田徑類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一、跑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二、跳躍項目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三、投擲項目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第五章 球類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第一節 球類運動項目的起源與發展
一、籃球的起源與發展
。ㄒ唬┗@球的定義
。ǘ┗@球的起源
。ㄈ┗@球的發展
二、排球的起源與發展
。ㄒ唬┡徘虻母拍
。ǘ┡徘虻钠鹪
(三)排球的發展
三、足球的起源與發展
。ㄒ唬┳闱虻母拍
(二)足球的起源
。ㄈ┳闱虻陌l展
四、乒乓球的起源與發展
。ㄒ唬┢古仪
(二)乒乓球的發展
。ㄈ┲袊古疫\動的輝煌戰績
第二節 球類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一、籃球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二、排球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三、足球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四、乒乓球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ㄒ唬┗静椒
。ǘ┌l球
。ㄈ┙影l球
。ㄋ模┩茡跚
(五)攻球
。┐昵
。ㄆ撸┫髑
(八)搓中起板
。ň牛┫髦蟹垂
。ㄊ╇p打
第六章 體操
考點分析
知識架構
第一節 體操類運動項目的起源與發展
一、體操的起源與發展
(一)體操的概念
(二)體操的起源
(三)體操的發展
二、健美操的起源與發展
。ㄒ唬┙∶啦俚母拍
。ǘ┙∶啦俚钠鹪
。ㄈ┙∶啦僭谥袊陌l展
第二節 體操類運動項目的基本技術與練習方法
一、隊列隊形
二、徒手體操
三、技巧
四、雙杠
五、單杠
六、跳馬
七、保護與幫助
八、健美操的基本動作與練習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