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ke id="cukue"></strike>
  1. <kbd id="cukue"><pre id="cukue"></pre></kbd>
    <ul id="cukue"></ul>
  2. <ul id="cukue"></ul>
    • 首頁
    • 信息
    • 院校
    • 研招
    • 調劑
    • 資料
    • 分數線
    • 輔導班
    • 研究生院
    注冊 登錄

    華南師范大學

    2026/2027考研輔導網課
    • 2026考研英語全程班2026考研英語全程班
    • 2026考研政治全程班2026考研政治全程班
    • 2026考研數學全程班2026考研數學全程班
    • 2026考研英語直通車2026考研英語直通車
    • 2026考研政治直通車2026考研政治直通車
    • 2026考研數學直通車2026考研數學直通車
    • 2026考研直通車【經濟類聯考】2026考研直通車【經濟類聯考】
    • 學校首頁
    • 學校簡介
    • 院系設置
    • 考研調劑
    • 考研成績查詢
    • 考研分數線
    • 導師介紹
    • 歷年試題
    • 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中國考研網 考研網 » 院校信息 » 華南師范大學 » 研究生導師介紹

    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研究生導師:左雙文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2019-05-29 相關院校:華南師范大學

    2025考研數學全程班 早鳥3班
    26考研全科上岸規劃營「擇校▪規劃▪備考」
    華南師范大學2025考研專業課復習資料「真題▪筆記▪講義▪題庫」

    簡介

    左雙文,教授

    Email:zuoshw@scnu.edu.cn

    學歷

    1978-1982年,湖南師范大學,歷史學學士

    1983-1987年,湖南師范大學,中國近現代史碩士

    2004-2010年,中山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博士

    履歷

    1977-1978年,湖南省通道縣杉木橋公社下鄉知青

    1982-1983年,湖南第二師范學院儲備師資,留湖南師大見習

    1987-1993年,湖南湘潭師范學院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1992)

    1990年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交流訪學

    1993-1997年,華南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997年-至今,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4年 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訪學

    任教課程

    本科:中國現代史、臺灣近現代史

    碩士生:中國近現代史料選讀和研究概況、中華民國外交史

    博士生:中華民國史

    學術榮譽

    2009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著作類

    2007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論文類

    2005年,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論文類

    1989年起任中國現代史學會理事,現任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常務理事,中華口述歷史研究會常務理事,現任廣東省歷史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廣東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副會長,華南師范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學科建設與學術發展專門委員會常務委員。

    論著目錄

    ①個人專著、個人編著或主編著作

    1)左雙文:《抗戰時期的國民政府外交決策研究》,團結出版社,2015年

    2)左雙文:《華南抗戰史稿》,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華南抗戰史》2015年修訂版)

    3)左雙文等:《民眾、公眾輿論與國民政府外交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

    4)左雙文等:《困境中的突圍——重大突發事件與國民政府的對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5)左雙文等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②參編著作或參與撰稿

    參與《廣東通史》(2015,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廣州通史》(2010,中華書局)、《廣東民國史》(2004,廣東人民出版社)、《文明大跨越》(1994,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抗日十大戰役》(1995,廣東旅游出版社)、《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史》(1988,廣西教育出版社)、《中國革命史事件與人物》(1986,湖南大學出版社)等書的編著。

    ③期刊論文

    1) 左雙文:《抗戰史事的“自述”與“他述”——以戰時粵系軍人相關的幾則史事為例》,《學術研究》,2017年2月。

    2) 左雙文:《抗戰史事的“自述”與“他述”——以戰時粵系軍人相關的幾則史事為例》,《學術研究》(2017年2月,《新華文摘》10期轉載)。

    3) 左雙文:《宋子文與大革命時期的對蘇外交》,《史學月刊》2016年第5期。

    4) 左雙文:《蔣介石與華南抗戰》,《近代史研究》2015年第6期。

    5) 左雙文:《大國夢難圓:抗戰后期國民政府的外交挫敗——以1944年國民政府的對美外交為中心》,《社會科學研究》2014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8期轉載)。

    6) 左雙文:《20世紀30年代中期張群調整中日關系的努力及其策略》,《抗日戰爭研究》2014年第2期。

    7) 左雙文:《王寵惠的戰后集體安全思想》,《安徽史學》2014年第6期。

    8) 左雙文:《孫科聯蘇制日外交思想簡論》,《抗戰史料研究》2014年第3期。

    9) 左雙文:《美國表示琉球決不能交還日本的重要史料》,《南方都市報》2013年7月10日。

    10) 左雙文:《傅秉常外交活動與外交思想述論》,《華南師大學報》2012年第6期(人大《中國現代史》2013年5期)。

    11) 左雙文:《國民政府懲處日本戰犯幾個問題的再考察》,《社會科學研究》2012年第6期(《新華文摘》2013年第1期轉載,人大《中國現代史》2013年2期)。

    12) 左雙文:《二戰后期的中美關系與戰后國際秩序的重建》,《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6期。

    13) 左雙文:《民國時期中德關系史研究述評》,《史學集刊》2013年第1期。

    14) 左雙文:《陪都重慶:一些曾被忽略的側面》,《同舟共進》2013年第1期(《讀書文摘》《各界》全文轉載)。

    15) 左雙文:《讀汪朝光<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史學月刊》2012年第6期。

    16) 左雙文:《退臺初期國民黨高層人事糾紛幾樁個案解讀》,《社會科學研究》2011年第2期(人大2011年《中國現代史》6期)。

    17) 左雙文:《盛蘇新疆交惡與國民政府對蘇外交》,《史學月刊》2011年第1期。

    18) 左雙文:《改革開放以來的中華民國外交史研究》,《史學月刊》2010年第1期(人大《中國現代史》2010年6期)。

    19) 左雙文:《塘沽協定后蔣介石的對日妥協外交》,《廣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6期。

    20) 左雙文:《蘇日中立條約與國民政府的內外肆應》,《中山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21) 左雙文:《一二八事變與國民政府的外交決策》,《華南師大學報》2010年第1期。

    22) 左雙文:(《新華文摘》2009年第5期轉載,人大《中國現代史》2009年5期)

    23) 左雙文:《北伐出師后蔣介石的外交方略》,《南京大學學報》2009年3期(日本東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日文版,人大《中國現代史》10期)。

    24) 左雙文:《德國承認偽滿問題與國民政府的外交方針》,《史學月刊》2008年第11期。(《新華文摘》2009年第5期轉載,人大《中國現代史》2009年5期)

    25) 左雙文:《皖南事變后國民黨上層對中共的態度》,《中共黨史研究》2009年第5期。

    26) 左雙文:《讀翁有為<蔣介石與日本的恩恩怨怨>》,《安徽史學》2009年第3期。

    27) 左雙文:《聯蘇、和共、抗日,1937年宋美齡的政治選擇》,《廣東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28) 左雙文:《戰后初期開放對日貿易問題上的中國政府與民眾》,《學術研究》2008年第4期(人大《中國現代史》2008年9期)。

    29) 左雙文:《轉向聯德,還是繼續親英美——滇緬路事件后國民政府謀劃調整外交路線的一頁》,《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2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8年8期轉載)。

    30) 左雙文:《朦朧的、不確定的救國理念——二十一條交涉期間新式知識精英的初步反應》,《南京大學學報》2007年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7年5期轉載,人大《中國近代史》9期)。

    31) 左雙文:《1948年反美扶日運動及其與國民政府的互動》,《廣東社會科學》2006年第6期(《新華文摘》2007年2期摘要)。

    32) 左雙文:《西安事變后的南京討伐派——以戴季陶、何應欽為中心的再探討》,《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人大《中國現代史》2007年2期)。

    33) 左雙文:《九一八事變后的<國民外交雜志>》,《史學月刊》2007年第3期(《中國社會科學文摘》4期摘要,人大《中國現代史》8期)。

    34) 左雙文:《王世杰與戰后對日和約問題的交涉》,《抗日戰爭研究》2007年第3期。

    35) 左雙文:《再論1929年中東路事件的收場》,《民國檔案》2005年第4期(人大《中國現代史》2006年3期)。

    36) 左雙文:《九一八事變后學生的請愿示威與國民政府的應對》,《學術研究》2006年第7期。

    37) 左雙文:《西安事變研究的新史料》,《歷史教學》2006年第10期。

    38) 左雙文:《評說歷史人物不宜過于草率》,《同舟共進》2006年第3期。

    39) 左雙文:《珍珠港事件后國民政府的政治調整》,《華南師大學報》2004年第5期(人大《中國現代史》2005年2期)。

    40) 左雙文:《1946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對策》,《中國社會科學》(英文版)2006年第2期(原載2005年1期《近代史研究》,《新華文摘》8期轉載,人大《中國現代史》10期)。

    41) 左雙文:《國民黨對晚年陳獨秀的資助與陳獨秀的態度》,《中共黨史研究》2005年第2期。

    42) 左雙文:《關于國民政府與臺灣光復問題的一點補充》,《抗日戰爭研究》2005年第2期。

    43) 左雙文:《1946-1948年何思源與朱家驊往來函電選編》,《北京檔案史料》2005年第3期。

    44) 左雙文:《再論1929年中東路事件的發動》,《民國檔案》2004年第2期(人大《中國現代史》9期)。

    45) 左雙文:《論大革命后期張發奎與中共的離合》,《史學月刊》2003年第10期(《新華文摘》2004年1期摘要,人大《中國現代史》2004年2期)。

    46) 左雙文:《近代史家與20世紀三四十年代香港史學》,《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7) 左雙文:《包惠僧一樁鮮為人知的公案》,《北京檔案史料》2004年第3期。

    48) 左雙文:《張發奎與中國共產黨》,《同舟共進》2004年第10期。

    49) 左雙文:《九一八事變后南京國民政府設立的特種外交委員會》,《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

    50) 左雙文:《張發奎與北伐戰爭》,《廣東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人大《中國現代史》10期)。

    51) 左雙文:《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在澳門的活動》,《中共黨史研究》1999年第5期(《新華文摘》2000年2期轉載,人大《中國現代史》2000年2期)。

    52) 左雙文:《抗戰勝利前后中國收回澳門的謀劃與流產》,《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6期。

    53) 左雙文:《孫中山廣州蒙難先上何艦》,《中共黨史研究》1999年第1期。

    54) 左雙文:《中共對抗戰時期的孫科評價淺議》,《中共黨史研究》1997年第5期。

    55) 左雙文:《孫科徹底清算日本軍國主義的主張》,《長沙電力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人大《中國現代史》11期)。

    56) 左雙文:《蔡鍔“強有力政府論”初探》,《廣東社會科學》1997年第3期。

    57) 左雙文:《三大起義后紅軍優待俘虜政策的形成》,《華南師大學報》1997年第2期。

    58) 左雙文:《孫中山與臺灣關系幾個問題的評價》,《東南亞研究》1997年第2期。

    59) 左雙文:《國民政府與臺灣光復》,《歷史研究》1996年第5期(人大《中國現代史》12期)。

    60) 左雙文:《抗戰后期中國反對"臺灣國際共管論"的一場嚴正斗爭》,《中共黨史研究》1996年第2期。

    61) 左雙文:《愛國主義的基本內涵和當代特征》,《學術研究》1996年第1期。

    62) 左雙文:《海峽兩岸關系的歷史、現狀與前景》,《湘潭師院學報》1996年第4期。

    63) 左雙文:《堅持一個中國立場的國民黨元老陳誠》,《炎黃春秋》1996年第4期。

    64) 左雙文:《張發奎與兩廣抗戰述論》,《抗日戰爭研究》1995年第4期。

    65) 左雙文:《民初反袁輿論斗爭及其局限性》,《華南師大學報》1995年第3期。

    66) 左雙文:《中國戰場開辟及其戰略地位評析》,《湘潭師院學報》1995年第4期。

    67) 左雙文:《臺胞抗日復臺活動在廣東》,《東南亞研究》1995年第6期。

    68) 左雙文:《暮年毛澤東與中國政局》,《開放時代》1993年第6期。

    69) 左雙文:《戰后中間路線政治主張述評》,《湘潭師院學報》1993年第1期。

    70) 左雙文:《<中國社會主義思想史>讀后》,《中共黨史研究》1992年第1期。

    71) 左雙文:《對<觀察>周刊的再觀察》,《南京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

    72) 左雙文:《十年建設時期我國農村政策幾度變更原因》,《湘潭師院學報》1992年第2期。

    73) 左雙文:《四十年代中共黨人關于民主政治的思想》,《湖南師大學報》 1992年第1期。

    74) 左雙文:《評<中國妓女生活史>》,《中國史研究》1991年第3期。

    75) 左雙文:《鄧中夏對革命統一戰線理論的貢獻》,《毛澤東思想研究》1991年第4期。

    76) 左雙文:《張聞天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思想述論》,《湘潭師院學報》1991年第1期。

    77) 左雙文:《胡漢民與五四時期的社會主義思潮》,《廣東社會科學》1989年第2期。

    78) 左雙文:《孫中山文化思想芻議》,《孫中山研究》第2輯,1989年廣東人民出版社。

    79) 左雙文:《論蘇報案中的章吳之爭》,《湘潭師院學報》1989年第2期。

    80) 左雙文:《胡漢民與中國傳統思想》,《湘潭師院學報》1988年第2期。

    81) 左雙文:《胡漢民與中國社會改造思想》,《廣州研究》1987年第9期。

    82) 左雙文:《試論丁文江的哲學思想》,《湖南師大學報》1987年研究生號。

    83) 左雙文:《論孫中山文化思想的特點》,《廣州研究》1986年第11期。

    84) 左雙文:《試論孫中山對中西文化的揚棄》,《湖南師大學報》1986年第3期(《新華文摘》1986年第10期摘要)。

    85) 左雙文:《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轉化原因淺析》,《湖南師大學報》1985年第5期。

    ④會議論文

    1) 左雙文:《戰時中法在華南的軍事合作構想》,“中外條約與近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系史研究室、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長沙,2017年10月。

    2) 左雙文:《國民政府戰時對緬關系及對印緬民族獨立運動的關注》,“紀念全面抗戰爆發8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2017年7月。

    3) 左雙文:《戰后蘇聯的“戰利品”政策及蘇軍在占領區的軍紀問題》,“民國人筆下的民國”學術研討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香港,2017年5月。

    4) 左雙文:《戰時中緬關系及其啟示》,“中國抗戰與亞洲民族獨立運動”國際學術論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北京,2016年12月。

    5) 左雙文:《華南抗戰文獻史料與華南抗戰研究》,“抗日戰爭史研究的傳統與創新”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編輯部,澳門理工學院中西文化研究所,澳門,2016年10月。

    6) 左雙文:《抗戰史事的自述與他述》,“中日戰爭沖擊下的亞洲”:中日戰爭國際共 同研究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等,臺北,2015年12月。

    7) 左雙文:《抗戰后期國民黨人體制自信的低落》,“近代中國制度變遷暨近代歷史研究的拓展”高峰論壇,學術研討會,暨南大學歷史系,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等,廣州,2015年12月。

    8) 左雙文:《蔣介石與華南抗戰》,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第五屆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 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臺北,2015年11月。

    9) 左雙文:《抗日戰爭中的李漢魂將軍》,紀念李漢魂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廣東近代文化學會,吳川,2015年11月。

    10) 左雙文:《1940年代中國對美外交兩度陷于重大被動的一點思考》,“戰爭、秩序與和平:兩次世界大戰的反思”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2014年12月。

    11) 左雙文:《宋子文與中蘇外交》,中國國民黨一大暨第一次國共合作成立9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孫中山研究會,中山,2014年11月。

    12) 左雙文:《歷史人物研究如何實事求是》,“共創歷史:精英人物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暨南大學歷史系,廣州,2013年12月。

    13) 左雙文:《大國夢難圓:抗戰后期國民政府的外交挫敗——以1944年國民政府的對美外交為中心》,“1943:戰后新格局的奠基”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史學會,俄羅斯歷史學會,北京,2013年11月。

    14) 左雙文:《1930年代中期張群調整中日關系的努力及其策略》,“第二次世界大戰背景下的中日戰爭”,中日戰爭國際共同研究第五次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西南大學,重慶,2013年9月。

    15) 左雙文:《陪都重慶:一些曾被忽略的側面》,“抗戰時期都市民眾日常生活”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師范大學抗日戰爭研究中心,南京,2012年12月。

    16) 左雙文:《傅秉常外交活動與外交思想述論》,“近代中國:思想與外交”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系史研究室、杭州師范大學浙江民國史研究中心,杭州,2012年11月。

    17) 左雙文:《戰后處置日本戰犯問題研究》,九一八事變與抗日戰爭:第三屆海峽兩岸抗日戰爭史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中正文教基金會、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臺北,2011年9月。

    18) 左雙文:《國民政府外交決策研究芻論》,“東西方文化與外交方略比較”國際學術研討會,澳門大學歷史系、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歷史系、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澳門,2011年5月。

    19) 左雙文:《退臺初期國民黨高層人事糾紛幾樁個案解讀》,“臺灣光復六十五周年暨抗戰史實”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重慶市中國抗戰大后方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重慶,2010年11月。

    20) 左雙文:《盛蘇新疆交惡與國民政府對蘇外交》,第六屆中華民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劍橋大學東亞研究院等,南京,2010年8月。

    21) 左雙文:《塘沽協定后蔣介石的對日妥協外交》,“近代中國:文化與外交”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系史研究室、中山大學歷史系,廣州,2010年8月。

    22) 左雙文:《蘇日中立條約與國民政府的內外肆應》,“第三屆近代中國與世界暨紀念近代史所成立6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北京,2010年5月。

    23) 左雙文:《宋美齡與廬山抗戰》,“廬山與全面抗戰的形成”學術研討會,中共江西省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江西省委臺辦、中共九江市委,廬山,2010年1月。

    24) 左雙文:《王世杰與戰后港澳問題》,“澳門歷史與社會:紀念澳門回歸祖國1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澳門中西創新學院,澳門,2009年11月。

    25) 左雙文:《改革開放以來的中華民國外交史研究》,“中國近代史研究三十年——過去的經驗與未來的可能走向”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研究》編輯部,北京,2009年10月。

    26) 左雙文:《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共隱蔽戰線研究》,“第二屆歷史學前沿論壇”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華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廣州,2008年11月。

    27) 左雙文:《聯蘇、和共、抗日,1937年宋美齡的政治選擇》,“宋美齡及其時代”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珠海書院亞洲研究中心、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研究系、臺北輔仁大學等,香港,2008年10月。

    28) 左雙文:《陳誠與1949年初的釋放張學良問題》,“臺灣歷史人物及其時代”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河南大學,河南開封,2008年8月。

    29) 左雙文:《德國承認偽滿問題與國民政府的外交方針》,“近代中國:政治與外交”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外關系史研究室、湖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長沙,2008年7月。

    30) 左雙文:《北伐出師后蔣介石的外交方略》,“清末——中華民國初期的中日關系:協調與對立的時代”國際學術研討會,日本日中關系研究會,東京大學,東京,2007年11月。

    31) 左雙文:《近年大陸地區中學歷史教學發展的趨勢》,“兩岸四地中學史地課程回顧與前瞻”學術研討會,澳門歷史教育學會、澳門基金會,澳門,2007年9月。

    32) 左雙文:《戰后初期開放對日貿易問題上的中國政府與民眾》,“1940年代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

    33) 左雙文:《歷史研究》編輯部、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北京,2007年8月。

    34) 左雙文:《聯德,還是繼續親英美——滇緬路事件后國民政府謀劃調整外交路線的一頁》“海峽兩岸紀念中國人民戰爭全面爆發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北京,2007年7月。

    35) 左雙文:《王世杰與戰后對日和約問題的交涉》 “紀念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日歷史研究中心、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北京,2007年7月。

    36) 左雙文:《西安事變研究的新史料與新進展》,“西安事變與中國歷史變遷:西安事變七十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中國中共黨史學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當代文獻研究中心,陜西延安,2006年11月。

    37) 左雙文:《<< span="">國民外交雜志>與三十年代的中國民族主義》,“第二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室、魯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山東煙臺,2006年8月。

    38) 左雙文:《二十一條交涉期間新式知識精英的初步反應》,“1910年代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編輯部、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北京,2006年8月。

    39) 左雙文:《大陸、臺、港三地高中新課標教材的一點比較》,“二十一世紀華人社會的歷史教育”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香港樹仁學院歷史系,香港,2006年6月。

    40) 左雙文:《臺胞抗日復臺活動在廣東》,“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及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湖南省人民政府臺辦,湖南長沙,2005年8月。

    41) 左雙文:《再論1929年中東路事件的發動》,“1920年代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編輯部、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寧夏銀川,2004年7月。

    42) 左雙文:《近代史家與20世紀三四十年代香港史學》,“近代香港史家與史學” 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近代中國研究中心、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香港,2004年6月。

    43) 左雙文:《1946年沈崇事件,南京政府的對策》,“第二次中華民國史中青年學者”國際學術研討會,南京大學中華民國史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南京,2002年12月。

    44) 左雙文:《九一八事變后南京國民政府設立的特種外交委員會》,“中國民國史(1912—1949)”國際學術討論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澳門中西創新學院、美國黃興基金會,北京,2002年8月。

    45) 左雙文:《張發奎與北伐戰爭》,北伐七十五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文物學會、華中師范大學等,湖北咸寧,2001年10月。

    46) 左雙文:《40年代中國收回澳門的籌劃及其受挫》,“迎接澳門回歸:澳門歷史與發展”學術討論會,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史學會、珠海市人民政府,珠海,1999年12月。

    47) 左雙文:《關于臺灣光復問題》,中國現代史學會學術討論會,中國現代史學會、西南師范大學,重慶,1997年12月。

    48) 左雙文:《逆境中的不懈追求——張聞天關于社會主義民主的思想述論》,紀念張聞天誕辰90周年學術研討會,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中共黨史學會,北京,1990年8月。

    49) 左雙文:《戰后中間路線政治主張述評》,中國現代史研究學術討論會,中國現代史學會、寧波大學,寧波,1989年11月。

    50) 左雙文:《孫中山文化思想芻議》,孫中山誕辰120周年全國青年學者學術討論會,中山大學、孫中山研究會,廣州,1986年7月。

    51) 左雙文:《溫斯坦萊民主與法制思想述論》,全國世界近代史學術討論會,遼寧大學歷史系等,沈陽,1982年7月。

    科研項目

    2016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華南抗戰歷史文獻的整理與研究

    2016年 國家社科基金委托工程項目子課題:中國抗日戰爭志——外交志

    2016年 廣東省社科規劃特別委托項目:中共中央香港分局與華南解放戰爭指揮中心的形成

    2011年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民國外交思想研究

    2010年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攻關項目子課題:民國外交決策及外交思想研究(并參與王建朗主持的總課題《中華民國外交史》)

    2010年 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國民政府(高層)外交決策及外交思想研究

    2003年 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民國時期中國外交中的民眾因素

    2003年 廣東省教育廳課題:中共應對突發性事件之實踐與理論研究

    2001年 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20世紀中國重大涉外突發性事件之政府對策

    1997年 廣東省九五重點課題:中國抗戰與臺灣光復

    相關資訊

    • 2026年華南師范大學考研專業目錄及考試科目
    • 2026年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2025級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寄送通知
    • 2025級華南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擬錄取確認及后續事宜通知
    • 華南師范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擬錄取名單公示

    熱門網課

    2026考研英語全程班 6班

    課時:230 限時優惠:¥1109

    免費試聽
    2026考研政治全程班 6班

    課時:186 限時優惠:¥1290

    免費試聽
    2026考研數學全程班 6班

    課時:350 限時優惠:¥1290

    免費試聽
    2026考研英語直通車 6期

    課時:304 限時優惠:¥7990

    免費試聽

    最新資訊

    • 北方民族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參考范圍
    • 北京郵電大學2026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自命題考試大綱
    • 2026年北京郵電大學921設計與創作基礎考研大綱
    • 2026年西南石油大學碩士820物理化學考試大綱
    • 2026年西南石油大學碩士819環境綜合考試大綱

    信息目錄

    考研招生簡章 考研專業目錄 考研參考書目 考研考試大綱 考研真題下載 考研成績查詢 考研調劑信息 考研分數線 考研復試信息
    考研報考錄取 研招辦答疑 研究生學費 考研復習資料 研招辦電話 導師介紹

    網絡課程

    2026/2027考研全程班 最新網課

    政治、英語、數學、專業課都可試聽

    2026/2027考研公共課 免費領取

    免費領課,全年享不停

    • 2026考研英語全程班 6班
    • 2026考研政治全程班 6班
    • 2026考研數學全程班 6班
    • 2026考研英語直通車 6期
    • 2026考研政治直通車 6期
    • 2026考研數學直通車 6期
    • 2026考研直通車【政治+英語】
    • 2027考研英語全程班 早鳥1班

    考研資料

    考研網課

    省市考研網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遼寧
    • 吉林
    • 上海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重慶
    • 四川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內蒙古
    • 黑龍江
    中國考研網

      研招網

    • 考研真題
    • 考研成績
    • 考研國家線
    • 招生簡章
    • 推薦免試
    • 高考網

      院校專業

    • 招生單位
    • 211大學名單
    • 985大學名單
    • 自劃線院校
    • 專業導航

      考研調劑

    • 調劑信息網
    • 發布調劑
    • 考研調劑流程

      考研論壇

    • 跨專業考研
    • 考研調劑
    • 考研復試
    • 廈門大學

      考研問答

    • 跨校跨專業
    • 考場應考
    • 考試科目
    • 考研分數線
    • 報錄比

      考研輔導班

    • 考研公共課
    • 統考專業課
    • 院校專業課
    • 專業碩士
    • 英語四六級
    • 出國留學

      試卷資料

    • 考研真題
    • 筆記資料
    查詢
    ×關閉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廣告業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課程 頂部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人妻无码精品久久亚瑟影视_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_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_免费无码H肉动漫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中文字幕日本无线码|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精品中文高清欧美|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免费视频|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中文字幕av无码专区第一页| 中文字幕人成高清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在线播放无码后入内射少妇|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久久久不卡 |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无码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色综合网天天综合色中文男男| 一级电影在线播放无码| 国产成年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少妇性饥渴无码A区免费| 最近2019免费中文字幕6|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在线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中文在线|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最近2019年免费中文字幕高清| 中文字幕日本高清|
    <strike id="6osyw"><s id="6osyw"></s></strike>
  3. <ul id="6osyw"></ul>
    <blockquote id="6osyw"></blockquote>
      <strike id="6osyw"><s id="6osyw"></s></strike>
      <samp id="6osyw"></samp>
      頁面加載時間:0.010922秒